让礼遇志愿者成为一种风尚——诸暨网-凯发一触即发
发布时间:2020-09-21 08:16:42
来源:诸暨日报
编辑:骆依婷 审核:杜萌颖
■朱世平
23.8万!这是当前诸暨注册志愿者总人数!他们,有的是党员干部,有的是社区工作者,有的是退休老人……这些平凡的诸暨人,汇聚在暨阳城的各个角落,顶着“暨阳益家人”“陶朱老同志”“公益五姐妹”等等名号,为邻里提供便民服务,为老弱残障送去温暖,为市容市貌保驾护航。
正是因为他们,诸暨有了打造全城志愿的底气,成立了 20 支志愿服务总队,制订包含256项2455场次的实践“大菜单”,激活了涵盖宣传、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卫生等部门的优质志愿服务资源,实现志愿服务长效供给。
文明城市,志愿诸暨。如何让暨阳城的志愿服务持之以恒,做得更好,走得更远,此刻我们有必要让“礼遇志愿者”也成为一种风尚。志愿服务是无偿的,不求回报的,但一座文明城市,不应忘记那些默默无闻,无私奉献的城市守护者。
礼遇志愿者,不仅是给一个笑容、道一声谢谢。为此,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探索,比如,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开展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,并颁发相应证书和星级勋章;将优秀志愿者推荐列入各级劳动模范、道德模范等个人荣誉表彰范畴,让“好人”上墙;依托“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”定制“文明实践联名卡”,让志愿者在教育、金融等领域享受专属权益。
礼遇志愿者,不仅是给予物质回馈,也要注重精神拓展。我们可以面向志愿者及团队开展心理疏导、文艺培训、健康运动等公益课程,鼓励更多志愿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面貌,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来。
礼遇志愿者,我们还需要建立规范的激励保障机制,形成长效化的激励效果,让“好人有好报”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有力,起到“点燃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作用,从而激发整个社会形成向上向善、互帮互助的新风尚。